第二卷 烈

其二十六《imagium的發現》

第二卷 烈  其二十六《imagium的發現》 (譯註:イマジウム,猜測是イマジネーション(想象力)+ウム(um,金屬後綴裡很常見)的田中自造詞。直接搜イマジウム,能搜到immadium,意為高強度黃銅。一則跟本文不符,二則只有中文網能搜到這個意思。故排除。)

 近年來,通過化學和地學進行的令人感嘆的橫斷面研究,在對至今未止被認為是歷史之謎的許多方面,取得了數量眾多的文化性發現。

 公元3985年發表的“關於前近代電子機器的利用報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篇論文提出,很多前近代(指2000~2300年的這個時代劃分)的人,都擁有毫不吝嗇地使用了當時最先進技術製造的電子機器,並且在文化活動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

 前代的電子機器,是在眾多的城市遺蹟中被挖掘出來再利用的戰略資源。這些機器在過去的社會中到底有什麼作用很長時間都是一個謎,不過近些年來終於判明,它們的目的是為了勞動和娛樂。

 娛樂用途的電子機器這一概念,會讓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感到不知所措吧。最新研究表明,當時的人類處於倫理壓抑期,連退休壽命的概念都沒有。

 例如在前近代的日本,義務教育會持續到14歲,隨後多數人會繼續接受了3~7年的高等教育。如此進入社會的時候大多已經二十多歲了。這從15歲就結束完所有教育,50歲就迎來退休人生的現代人來看,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在難以想象。

 當時人類的平均壽命是90歲左右。據說幾乎所有人壽終正寢的權利都會被保障。在這樣的前現代社會背景下,通過娛樂來浪費剩餘時間的非生產性習慣是被允許的。但是此處產生了一個很大的疑義。

 就是為什麼過去的人類能保有創造能力的這一疑問。進一步還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娛樂這種浪費行為沒有成為禁忌,而能一直被容忍。

 現在地球上不存在沒有娛樂規制的文化圈。因為在地下資源幾乎枯竭的現代,人不可以無益地活著。

 而且我們迴避娛樂並非僅僅只是因為規制。我們自身共有著把娛樂視為禁忌的意識。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為什麼必須要殺人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是之前那個問題的答案。

 因為從結論來說,這是損害共同體信賴性的行為。

 對早期的人類來說,為了保護自己不受野生動物和自然災害的侵害,從屬於原始社會應該是唯一的選擇。所謂社會就是對“分工”的發現。通過分工,人不必任何事親力親為,能夠專心致志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其結果,提升了社會整體的生產效率。

 相反,殺人之類利己的行為會嚴重損害共同體的安全性和信賴性。娛樂在浪費共同體的共有資源的意義上,很明顯是反社會行為。的確,在一定的階段之前,容忍娛樂存在也並非不可。但是如果人類的消費活動超過了環境容許的上限,浪費理應被看作是損害共同體的行為。

 資源枯竭肉眼可見的時期是什麼時候有很多說法,但在公元2000年前後有一個很明顯的階段廣為人知。這時,在分析了2000年代出土的電子機器之後,發現其中記錄了很多的創作軟件。

 據另一份報告稱,僅2000年初就至少有數千份創造物。這還只是從電子機器這一不會揮發領域恢復數據得來的樣本,無法想象若是包含其他媒體,最後得到的創作物總數會是多少。

 這個時代紙質書在流通,網絡上也應該有龐大的信息交互。也就是說,與叫囂著資源枯竭的時代無關,這個時代看不到任何創作禁忌發生的跡象。

 這個矛盾,是讓很多文化人類學者止步多年的難題。然而近年來,從其他領域得來的報告改變了這個狀況。

 動植物遺骸在地下變質成有機物(也就是所謂的化石燃料)氧化的時候,混入其中的未知物質消失在了並非大氣的其他地方。

 現在這個時代,化石燃料已經枯竭。只有很少一部分用於研究。為了從土中找到那少部分的化石燃料需要用高精度掃描裝置。

 本來這是為了預先分析土中特性、避免無謂採掘的裝置,但為了增加獲得數據的機會,將之用在實驗中的時候,弄明白了這個事實。

 實驗在體積為十立方厘米密閉容器中進行。將真空保存的有機物裸露在充滿大氣的容器內時,有機物的一部分特徵從容器內消失無法追蹤。學者當初認為這個發現和創作禁忌的矛盾無關。

 但是後來的研究表明,這種imagium類物質非常特殊且不穩定,氧化後其分子構造的一部分具有向作用於知性的緯度延伸的特性。

 在古代生物的遺骸向人類的意識領域跳躍的過程中,imagium引起了某種化學反應。沒錯,創作欲的源泉就是這樣產生的。

 幸運的是,在人類失去化石燃料的現在,imagium並不會給世間帶來什麼倫理方面的問題。但是有史以來被土葬的人們的遺體中,恐怕儲藏著大量轉移過來的imagium。沒有任何方法能讓它們從地球上完全消失。

 PA Aangel NEO似乎打算把本期作為雜誌的最後一期停刊,但正如人類成為化石燃料的未來會再次迎來大創作時代一樣顯而易見,本雜誌也一定會在將來的某一年復刊吧。(譯註:PA Aangel NEO,本書連載的雜誌)